画桃百科

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含义(你了解大雾预警的真正含义吗?)

100人浏览   2024-09-29 09:40:37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科普一下到底什么是大雾预警。



大雾预警信号是指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大雾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提示百姓预防雾带来的影响,交通部门尽量减少雾带来的交通事故。

根据中国气象局2007年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大雾预警信号类别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一)黄色预警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

(二)橙色预警

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三)红色预警

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大雾预警标志


中国气象局同年发表的《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警报发布办法(试行)》,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气象灾害警报分为橙色警报红色警报

(一)橙色警报。

当预计未来24小时内至少有三个省(区、市)及以上大部地区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天气,且有成片的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天气,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发布大雾橙色警报。

(二)红色警报。

当预计未来24小时内至少有三个省(区、市)及以上大部地区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天气,且有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天气,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发布大雾红色警报。


2010年新版的《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将大雾预警信号分为两级:黄色预警蓝色预警,分别以黄色和蓝色表示。

(一)黄色预警

预计未来24小时3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且有成片的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

(二)蓝色预警

预计未来24小时3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雾,且有成片的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

但有部分省市根据自己的特点继续沿用2007年的气象灾害预警办法。



有不少网友好像没有意识到雾的危害性。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

雾本身不是污染物。然,当今工业化时代,空气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雾的危害性在不断上升。

雾有较强的吸附性,雾滴在低空飘移时,在不断与污染物碰撞,能使污染物积聚,让雾的有害成分大增。据测定,雾滴中酸、胺、酚、重金属微粒、尘埃、病菌含量比通常大气高出几十倍。雾滴中含有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物对金属腐蚀性很大,使外露金属物件寿命缩短,据统计,全球每年让酸雾锈蚀的钢铁有上千万吨。由于大气污染,形成雾的凝结核性质的变化,雾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在呼吸了污染雾后,使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癌发病率明显增多。雾是交通运输的“无情杀手”。出现浓雾时,能见度很差,有时只能看到几米、几十米远的地方,使近地面阴霾低沉,视野模糊不清。



关于雾和霾的问题,我们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国家气象局是有专门的霾预警信号的。

在2013年1月13日时,国家考虑到首次发布和霾相关预警等因素,因此结合了雾和霾,发布了雾霾黄色预警信号,但是在同年1月2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持续下降。中央气象台在大雾预警之外,也同时发布了霾蓝色预警信号,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单独的霾预警

霾预警标志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雾”与“霾”的严格区分。


“霾”与“雾”


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

霾(音mái),是指大量烟、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其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霾一般呈灰色或黄色,是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些年来,“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而霾也常常引发交通事故。



大雾、雾霾天气的危害性较大,同时易造成近地面层能见度低,影响群众出行和生产、工作,特别容易诱发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为此,我们普通群众应当:

(一)重视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大雾、雾霾等天气预报信息和雾情发生的时段、路段和范围。尽量不要进行户外活动。

(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指导,采取雾天预防措施。若必须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佩戴好口罩,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合理出行方式,并尽快寻找安全停放区域停靠车辆。

(三)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应当从自身的点点滴滴做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气候,共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相关推荐